梵天之塔
430*430*150
中大件:600*800*1400 底座规格:600*800*750
这是源自印度一个古老传说的益智游戏。开天辟地的勃拉玛神在一个庙里留下三根金刚石棒,第l一根上套着4个圆的金片,l大的一个在底下,其余一个比一个小,科普展品发展,依次叠上去。庙里的众僧不倦地把它们一个个地从这根棒搬到另一根棒上,规定可利用中间的一根棒作为帮助,科普展品,但每次只能搬一个,而且大的不能放在小的上面。众僧们耗尽毕生精力也无法完成金片的移动。如果按搬动规则以少的次数将一组环移至另一立柱上,可用数学方法算出少移动次数为(2N-1)次。
手眼协调(手不能抖)
430*430*150
600*800*1550
套在钢丝上的钢环顺着钢丝游移,不要碰到钢丝,否则指示灯会亮并发出报警声音。要求操作者必须手眼协调,并能在短的时间内走完全程
辉光球
430*430*150
600*500*1400 600*500*800
多么美丽的光啊!辉光球工作时,球中央的电极周围形成一个类似于点电荷的场,辉光球内出现大量如同火舌一样美丽的弧光,成均等的辐射状。用手触摸球面,科普展品开发,会看到弧光向手触摸处集中,这是因为球周围的电场、电势分布不再均匀对称,故辉光在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,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,随手指移动起舞.
科学普及简称科普,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,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、让公众易于理解、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、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、倡导科学方法、传播科学思想、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。
概论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看,校园科技馆科普展品,科学普及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,必然有其自身的“增长点”。科学普及的生长点就在自然与人、科学与社会的交叉点上。也就是说,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学普及,科技与社会又作为科学普及的“土壤”,哺育着它的生长。而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,则为科学普及不断提供新的生长点,使科普工作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浓厚的社会性、时代性。形象地说,科学普及是以时代为背景,以社会为舞台,以人为主角,以科技为内容,面向广大公众的一台“现代文明戏”,在这个舞台上是没有传统保留节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