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说科技相当于建设科技强国的“尖兵”和“突击队”,科学普及的作用就相当于夯实全民的科学基础。科学素质作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,同样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软实力,同样是决定自主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。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告诉我们,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构成社会进步的一个内在动力。也就是说,科普不到位,科技难。我们要建设型国家,必须像重视科技一样重视科学普及。只有两者齐头并进,我们才能顺利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型国家的华丽转型。
中国政府对科普工作的管理和协调机构是相对集中型的。为统筹管理和协调各部门的科普活动,使各部门都重视科普工作,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》的规定,科技部负责制定全国科普工作规划,实行政策引导,进行督促检查。1996年4月成立了以科技部为组长单位,中央宣传部、中国科协为副组长单位的国家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,成员单位由中央、国务l院和群众团体中有关科普工作的部门组成。随后,中国各地也相应地建立了地方科普联席会议制度,这对于有效动员各种力量开展科普工作,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。
在国务l院各系统中,各部委的科普职能都是依据其主要职能而展开的。
当你埋头于智能手机,偶尔抬头,不经意间,一幅科普漫画映入眼帘,于是会心一笑;
当你注意到拉手环上的一个问题,也许就有了求知的冲动,或沉思片刻,或自然地翻看拉手环的另一面;
当你专注于正在播放的科普短片,回味着其中精彩的内容,可别因忘记下车而耽误行程。
乘车,行色匆匆间的短暂停留。科普,犹如一段小插曲,时间不再枯燥;或似一杯咖啡,让人睡意顿消。就这样,与科普相伴,成就了一段美好的行程。科普,精彩在路上。
科普,需要入眼、入耳,更需要入脑。
著l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引用了这样一个段子:一个岛上的住民都光着脚,消极的卖鞋人沮丧了,积极的卖鞋人却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。接着刘慈欣话锋一转:“中国的科学传播市场就是这样,潜力巨大,大多数公众都还光着脚丫,只要将好的科普作品摆在他们面前,他们会愿意穿上科学的鞋子。”如果把“科普号”地铁专列比作一件科普作品,那么,她正在向“好”的目标进发。公众会否因此而“穿上科学的鞋子”,时间会告诉我们。